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欧美发达国家高举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二战以来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遭到削弱,关税冲突四起。跨境电商亦不可避免受到冲击,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取消小额包裹免税的特殊优惠政策;二是以国家安全、数字风险为由对跨境电商平台进行政治打压。
(一)取消小额包裹免税将改变跨境电商运营模式
1、小额包裹免税是促进贸易便利化的重要举措。
2、美国宣布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3、取消小额包裹免税将冲击跨境电商B2C全托管模式。
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对全托管模式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税成本提升,预计小额包裹关税将按照商品金额54%或单件100美元孰低征收,以TEMU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平均客单价仅10美元,关税将达到商品价格的1/2;二是履约时效延长,小额包裹的T86清关手续简便、时效快,一般会在24小时内完成清关,采用正式报关或其他非正式报关后整体履约周期会延长至3-5天,从中国发往美国的直邮包裹耗时将由7-10天延长至10-15天甚至更久。
4、欧盟亦将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提上日程,但整体影响有限。欧盟对自欧盟之外国家进口的150欧元以下低值商品免征关税,但并未免征进口增值税。
(二)针对跨境电商的非关税壁垒亦在增加
除了关税打压之外,海外专门针对跨境电商“四小龙”发起了一系列安全调查,在多国面临罚款及下架风险。其中,Tiktok兼具“内容电商 货架电商”双重属性,被推上了监管的风口浪尖。
(三)跨境电商如何破局?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电商的破局之道在于“灵活应变”与“长期主义”的结合,通过分散市场、打造供应链韧性、合规经营应对短期挑战,同时以品牌塑造、技术升级和全球化视野构建长期竞争力。
一是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在需求端,美国既是我国跨境电商第一大出口市场,亦是最大的风险来源,当前中美贸易面临脱钩风险,跨境电商应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重点拓展欧洲、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
二是提升合规经营能力。在美国之外,法律合规问题是电商平台在欧洲等地面临的主要挑战,各国在税务、行业标准、数据隐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制度与国内差异巨大,企业难免“水土不服”。
三是加速海外仓建设。作为一种新型外贸基础设施,海外仓打通了出口的“最后一公里”,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中国已在世界各地建设海外仓超过2500个。
四是转变低价竞争策略,推动品牌化转型与差异化竞争。跨境电商普遍面临“价格战”困境,平台与商家陷入同质化、低价内卷,已引起国际社会的诟病。
http://www.bailyun.com/